智能工厂是不是就是等于无人化作业?智能制造是新工业革命的核心,它并不在于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精度,而是更加合理化和智能化地使用设备,通过智能运维实现制造业的价值最大化;它聚焦生产领域,但又是一次全流程、端到端的转型过程,会让研发、生产、产品、渠道、销售、客户管理等一整条生态链为之发生剧变。对工业企业来说,在生产和工厂侧,它依然可以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为基础,但它还需被赋予柔性化、定制化、可视化、低碳化的新特性;在商业模式侧,会出现颠覆性的变化——生产者影响消费者的模式被消费者需求决定产品生产的模式取而代之;在国家层面,则需要建立一张比消费互联网更加安全可靠的工业互联网。
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臂等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工厂无人化制造成为可能。在制造企业的生产现场,数控加工中心、智能机器人和三坐标测量仪及其他所有柔性化制造单元进行自动化排产调度,工件、物料、刀具进行自动化装卸调度,可以达到无人值守的全自动化生产模式。在不间断单元自动化生产的情况下,管理生产任务优先和暂缓,远程查看管理单元内的生产状态情况,如果生产中遇到问题,一旦解决,立即恢复自动化生产,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参与,真正实现“无人”智能生产。
近年来,机器人等自动化技术不断进步,给人类生产车间带来巨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业务和绩效,自动化系统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降低了企业投资风险和增加了回报率。预计,未来商品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人类更多的工作可能会被淘汰掉。
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制造业重要角色,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机器人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和解决人力难题。据报道,在飞利浦在荷兰生产电动剃须刀的工厂中,机器人的数量超过了生产工人的比例,可见机器人在某些方面已经取代了人力。
工厂自动化的新浪潮正在进行,机器人正在进入新的环境,为制造商创造新的价值。那么,为什么机器人会受到企业青睐?部分原因在于协作机器人,这种器人可用性高,比之前的更便宜,具灵活的移动性和很好的安全保护,可以与人类同事一起安全地工作。